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十部委近日发布《进一步促进冷链运输物流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提升冷链运输物流服务水平。 《意见》提出,大力提升冷链运输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鼓励冷链运输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协作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加快形成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运输物流企业,通过规模化经营提高冷链物流服务的一体化、网络化水平。 《意见》还鼓励企业购置节能环保的冷链运输车辆,推广全程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和控制设备,提升企业的冷链运输服务能力。加强温度监控和追溯体系建设,确保冷链食品、药品在生产流通各环节的品质可控性和安全性。 1.“机会点”即将到来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等在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防止污染的一项系统工程,其主要应用于农产品、食品、药品等领域。 我国的冷链物流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但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 目前,我国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但超过20%的产品由于冷冻(藏)不到位,在运输过程中被浪费,损耗量居世界首位,导致食品物流成本约占到食品总成本的70%,远远高于国际标准,成为目前某些食品零售价高居不下的重要原因,但与此同时这也为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国内市场的冷链基础设施投入正在持续增加。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冷链物流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了1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4%。2014年6月11日国务院讨论发展冷链物流中长期发展规划时,也要求到2015年建成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跨区域冷链物流基地。 中物联冷链委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潜在冷链物流总额达到3.74万亿元,冷链需求规模达到10488万吨,冷链物流市场总体增长率达到18%左右。2014年全国冷库总量达到3320万吨,折合8300万立方米,与上年2411万吨相比增长36.9%。冷藏车总量预计达到8.5万辆,与上年7万辆相比增长21.4%。2014年1—10月份全国冷链基础设施投资超过583亿元。此外,根据中物联冷链委2014年冷链物流百强评选结果统计,前100名冷链物流企业2014年总营业额达到110亿元,约占全国冷链物流市场份额的10%。 从这一系列数字可以看出,虽然受到全国经济形势和大物流环境的影响,冷链物流行业存在服务价格偏低、行业竞争加剧、企业利润下降等问题,但总体而言,我国冷链物流还是呈现出稳步上升的发展趋势。 这与投资的增加与市场需求的增长有关。业内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正处于相当于欧美和日本当时冷链的黄金发展期。“现在正是一个极速发展的‘机会点’,预计未来几年会出现一个爆发性的增长。”专家表示。 2.电商企业竞相布局 淘宝大闸蟹品类创造三天内卖出30万只的业绩;海南香蕉三天也曾出货580吨;美国樱桃淘宝出货量达170吨……通过马云在微博上晒出的数字可以看出,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今天,生鲜电商被看做是最后一片“蓝海”,已进入到“最后阵地”的争夺战。 线上看交易,线下看物流。既然被称为“蓝海”,足见生鲜电商市场广阔,但也意味着需要不断摸索寻找一条物流企业属于自己的“航线”。“现在电商做生鲜拼的就是物流。”一位与生鲜电商接触多年的物流业内人士指出。 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超过10万亿元,其中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到130亿元,同比增长221%,但生鲜产品所占的比例仅为0.7%,尚不足1%。 2014年以来,中国电商巨头纷纷加大在冷链物流领域的投资布局,以期打通生鲜网购的“最后一公里”。 其中,天猫商城首次试水生鲜冷链物流,首批配送城市已覆盖全国26个城市;京东今年4月份与獐子岛在生鲜领域展开供应链深度合作;亚马逊以2000万美元入股上海区域性生鲜网购平台“美味七七”…… 目前国内的冷链物流市场,最初是中外运等国有企业率先试水,包括荣庆等民营企业逐渐在一些区域形成规模,而最近几年,外资企业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全球最大的冷链物流企业美冷,就与招商局国际成立合资公司,全球第四大冷库运营商美国普菲斯则与中外运合资。 而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和电商也开始自建冷链物流公司。比如双汇集团就在2003年成立双汇物流,陆续购置数百辆各种型号的全自动控制冷藏车辆,并建设了冷库、常温库、配送库。中粮集团旗下的我买网,以及苏宁易购,也在通过自建和整合具备冷冻链服务能力的物流公司,弥补冷链物流的短板。 目前进入生鲜电商领域的企业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天猫、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另一类是顺丰优选、我买网等垂直类电商;最后一类是沃尔玛、大润发、永辉等传统零售企业。但主力做生鲜的电商企业体量多在几百万美元至上千万美元之间,并未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 有相关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生鲜电商并未找到成熟的模式,大家都还在“讲故事”,进行事件营销,并没有太多的正面竞争,各家还在通过前期营销取得优势。当生鲜市场的冷链配送效率、破损率等关键因素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后,必定会引起资本市场的关注,届时出现过百亿元的生鲜电商企业就一点不稀奇了。 3.冷链物流不够“冷” 从目前来看,国内跨市跨省的冷链物流体系还未成熟,冷链物流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冷链设施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方面产地冷库建设相对滞后,且部分地区出现同质化低价竞争。具体表现在现代化、专业化冷库数量总体偏少,冷藏库、低温加工配送中心等建设投入相对不足,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较为突出,相当一部分冷库利用率不高。 目前,国内冷链物流所使用的冷库大多还是国有冷藏库,大部分使用期已经超过15年,工程设计标准低、工艺流程不合理,自动化程度也低,有的甚至还无法做到实时监控;另一方面公路冷藏及保温车数量不足,占货运汽车保有量的比例仅为0.55%。由于购买冷藏车成本高,目前很多生鲜食品递送商还会用一般的面包车进行运输,有的最多盖上一层棉被,即使有冷藏设备的,也可能受成本控制的驱动,在中途将温控关闭。 在软件方面,解决冷链难题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生鲜物流供应链。具体来说,运输生鲜食品不同于普通食品,想要实现有效地运作生鲜物流,达到最佳保存食品的目的,就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生鲜物流供应链。 然而,我国食品链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既不能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又不能保证精良的运输装备和专业的物流管理机制,因此,就会大大影响了食品物流在途质量,以及精准性和时效性,同时,食品链的成本和损耗也相对较高。 拥有远程货机优势的东方航空,最近几年也在试水“产地直达”,将国外的车厘子、海鲜等快速运到国内,而在国内分发时,就遇到了难题。“夏天气温高、湿度大,车厘子运到国内后如果不尽快分发,很容易坏掉变质,一开始,我们都很难找到合格的本地配送商。”东航“产地直达”一位管理层透露,因为大部分快递企业并没有冷藏车,最终,公司还是选择了日本的专业冷链配送商黑猫宅急便(Yamato),“虽然运送价格贵不少,但质量有保证。” 此外,有物流业内人士指出,缺乏行业标准、市场规范也是阻碍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原因。 “现在冷链物流行业的现状是上百家企业分散在各地并且规模不大,如果跨区域运输还可能层层外包,拼车拉货,再加上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比如蔬菜到底应该怎么运,水果怎么运,如何监管和惩罚,因此根本无法保证服务质量。”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我们在彭州的蔬果集散中心曾尝试过第三方冷链物流,但由于冷链物流行业缺乏标准,容易产生纠纷,且大多农产品没有质量标准,采购方一般要到现场看货议价,难以适应第三方物流。”雨润集团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副总经理李少明认为,除了行业规范,发展冷链物流的基础是推进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并通过预冷、包装等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4.多措并举图发展 专家指出,对于今后冷链物流的发展而言,要进一步提高行业认识,采取一系列创新性措施,降低冷链物流成本、提高冷链运营效率、提升企业效益,从而保证冷链市场平稳运行。 硬件上的提升必不可少。以美国为例,之所以冷链物流如此发达,首要在于其运输网络的庞大。据了解,美国设计并建造了高通行量、高速度的高速公路。当中最重要的是州际高速公路系统的建设。依仗这些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网,国内冷链运输主要由集装箱卡车来完成,1000公里以内24小时可以送达。除公路外,美国建造了横贯大陆的铁路网络,用以在48个州之间运载货物。美国冷链物流当前大力发展火车温控集装箱,也是基于考虑铁路网络的优势。 而对于理想的冷链物流产业链,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认为应该是“产地预冷、冷链运输、市内配送中心、销售终端”四点一线,甚至可以直接从产地到终端。“中间环节越少,成本越低,‘断链’的可能越少。”他建议政府对产地冷库、市内配送中心等做一定规划,并做好标准,引导第三方冷链物流有序发展。 另外,有业内人士提到信息化手段的重要作用。冷链物流有别于传统物流,无论在时间、质量还是服务上都对物流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运用信息系统管理能够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库存、出货、运输、结算等各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 对于更高要求的实现,信息化手段的重要便显现出来。一套完整的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S)在整个供应链中显得尤为重要。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是针对企业物流部门及第三方物流机构应用的信息管理系统,可对企业运输过程中涉及到的订单处理、运输、配送、承运商管理、运力管理、返单管理、应收应付管理以及退货管理等业务进行管理的系统。 提到行业标准,“现在还是‘棉被车’‘稻草车’的时代,低成本挤压了冷链物流的发展空间。”成都银犁冷链物流公司董事长谢彬呼吁,政府应加快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及政策法规的制定落实。
来源:互联网 现代物流杂志社 |